人口第一城,首次负增长了!
〖壹〗、重庆在2023年首次经历了人口负增长。具体来说:人口总量减少:2023年,重庆常住人口减少了291万 ,自然增长率转为负值,净流出人口129万 。这是自2005年后,重庆首次经历人口负增长 ,相较于2004年之前的趋势,减少趋势明显。
〖贰〗 、北上深等一线城市集体负增长,二线城市人口增速普遍下降 ,其实打破了一种预期,一种认为大城市会无限度、爆发式持续增长的预期。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。一方面,2022年全国人口首次负增长 ,新增人口减少是大势所趋;另一方面,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,正在进入尾声,已经没有太多富余的农村人口向城市 ,尤其是大城市转移了。
〖叁〗、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,那些远离南昌,比如赣州 ,可能喜欢去广东,而在南昌周边的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往南昌跑,毕竟离家近 ,工资也比自己所在城市高。这也让南昌在最新的七普数据中,人口增长644万成为整个江西省人口增长第一城 。
〖肆〗 、年至2020年间,长春从东北四大城市中的“小弟 ”一跃成为“东北经济第二城” ,并在2020年首次超过沈阳,成为经济和人口双料冠军。然而,今年上半年 ,长春市的GDP同比下降9%,三大产业均呈现负增长,其中第二产业更是重创13%。
〖伍〗、从常住人口数量来看, 2022年广东以12658万人口总量继续坐稳“人口第一大省” ,但就常住人口变量来看,2022年常住人口却出现40年来首次负增长(减少22万),情况仅好于辽宁(减少34万)和河北(减少28万) 。
10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,广东出生人口比较多
〖壹〗、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 ,广东出生人口比较多 截至2021年末,全国人口仅增加48万人,其中至少有1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。常住人口方面 ,黑龙江 、河北、甘肃、内蒙古 、北京、贵州、陕西、山西 、江西等地常住人口有所减少。广东省以1131万人的出生人口数,成为全国出生人口比较多的省份。
〖贰〗、多个省份常住人口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 ,比上年末仅增加48万人 。从地方层面来看,不少省份的常住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。从公开人口变动情况的省份来看,黑龙江、河北 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北京 、贵州、陕西、山西 、江西等地常住人口有所减少。
〖叁〗、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 ,广东出生人口比较多,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,至少已经有10个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,多个省份自然增长率是多年来首次转负 。10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 ,广东出生人口比较多。 10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,广东出生人口比较多1 截至5月6日,据统计 ,除了吉林之外,已经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。
〖肆〗、从出生率来看,共有12个省份2021年出生率高于52‰的全国平均水平 ,其中有四个省份出生率高于1%,全部位于西部地区 。另外,广西 、甘肃、广东、云南也超过了9‰。
〖伍〗、年出生人口比较多的城市排名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,广东10年来增加人口超过2170万人,为全国比较多。
为什么一些城市常住人口呈负增长?
首先,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压力 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,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人口密度越来越高,加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多,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,导致城市承载能力受到严重考验。
一线城市常住人口负增长主要是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:房价高涨:随着经济的发展,一线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,许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子 ,只能选取离开这些城市,或者不到更远的地方去寻找更便宜的房子。生活成本高:与房价同样的,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也很高 ,包括食品 、交通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 。
常住人口负增长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,某一地区的人口减少的现象。在一线城市,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可能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。 高房价压力: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较高 ,导致首次购房者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,很多年轻人和家庭选取离开一线城市,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找更具性价比的住房。
一线城市常住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可以归因于多个因素 。首先 ,人口流动是主要原因之一。一线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,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工作机会的不稳定、生活成本的增加或其他原因选取离开城市 ,导致常住人口的减少 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律政号,本文标题:《人口第一大省常住人口为何负增长/现在第一人口大省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