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
、先读固定刻度 2)、再读半刻度 ,若半刻度线已露出,记作 0.5mm;若半刻度线未露出,记作 0.0mm;3)、再读可动刻度(注意估读)。
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介绍如下:〈1〉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 。在下图中 ,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5和5之间,所以主轴刻度是5mm。〈2〉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。在下图中,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46和47之间位置,因此副轴刻度是0.465mm 。
- 首先读取固定刻度。- 接着读取半刻度 ,若半刻度线露出则记作0.5mm,未露出则记作0.0mm。- 然后读取可动刻度(并注意估读),记作n×0.01mm。- 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 、半刻度和可动刻度之和 ,再加上估读值 。
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首先旋转棘轮将测钻与测微螺杆的距离调到稍大于物体尺寸,然后将被测物放入其中,慢慢旋转棘轮至发出咔咔声时方可开始读数。先读固定刻度 ,再读半刻度,若半刻度线已露出,记作0.5mm ,若半刻度线未露出,记作0.0mm,再读可动刻度(注意估读)。
首先 ,读取主尺上的读数 。 接着,读取微分筒上的读数。微分筒上每个小格代表0.01mm,可以估计读取到0.001mm的精度。 在处理0.5mm的情况时,如果主尺上的0.5mm刻度线未露出 ,则直接将主尺部分的读数加上尾数部分 。 如果0.5mm刻度线露出,则最终结果需要再加上0.5mm。
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: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,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 ,依 次顺接到测量触头,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。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。
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
〖壹〗、内径千分尺读法示意图介绍如下:〈1〉 首先读出副轴边缘在主轴上的刻度。在下图中,由于其边缘在主轴上处于5和5之间 ,所以主轴刻度是5mm。〈2〉读取和主轴刻度基线重合的副轴刻度 。在下图中,主轴刻度基线对齐到副轴上的46和47之间位置,因此副轴刻度是0.465mm。
〖贰〗、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步骤包括:- 首先读取固定刻度。- 接着读取半刻度 ,若半刻度线露出则记作0.5mm,未露出则记作0.0mm。- 然后读取可动刻度(并注意估读),记作n×0.01mm 。- 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、半刻度和可动刻度之和 ,再加上估读值。
〖叁〗 、首先,读取主尺上的读数。 接着,读取微分筒上的读数 。微分筒上每个小格代表0.01mm,可以估计读取到0.001mm的精度。 在处理0.5mm的情况时 ,如果主尺上的0.5mm刻度线未露出,则直接将主尺部分的读数加上尾数部分。 如果0.5mm刻度线露出,则最终结果需要再加上0.5mm 。
〖肆〗、读数=主尺整毫米数+分尺读数纤旦庆×精度处理压线情况:观察分尺的零刻度线位置 ,若零刻度线位于主尺下方,则需读出半毫米;若零刻度线与主尺对齐,则不需额外读出半毫米。
〖伍〗、先读固定刻度 再读半刻度 ,若半刻度线已露出,记作0.5mm;若半刻度线未露出,记作0.0mm;再读可动刻度(注意估读)。记作n×0.01mm;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+半刻度+可动刻度+估读 。
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什么?
千分尺的标准读数方法: 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毫米数。 从可动刻度读取格数 ,并估读,然后乘以0.01mm。 将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的读数相加,得到待测长度 。例如:固定刻度数为5mm ,可动刻度读数为40.9格(0.409mm),两者相加得到909mm。其中0.9格为估读格数,0.009mm为估读位。
读数时,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 ,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(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),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,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 ,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,即0.001毫米。
读数方法:以微分套筒的基准线为基准读取左边固定套筒刻度值,再以固定套筒基准线读取微分套筒刻度线上与基准线对齐的刻度 ,即为微分套筒刻度值,将固定套筒刻度值与微分套筒刻度值相加,即为测量值 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律政号,本文标题:《千分尺的读数方法(001mm千分尺的读数方法)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